在日常里,我找到了真正的日常:《日常》完结鉴赏

温馨提示:本文含有剧透虽然这番也没啥剧情就是了

虽然一直有所耳闻,也一直想找机会看看,但当我最终补完《日常》的时候已经是它完结的第10个年头了。虽然已经相隔10年,但是《日常》的各方面制作放在当下也足够出彩。毫不夸张的讲,《日常》是我看过的最能阐释日常的动画作品。《日常》把每个人都有的,对自己自卑、害怕的特质用十分戏剧化的方式融入进东云名乃这个角色,用出色的技法达成了共情,然后用多条行进但最后融合的支线去解决了剧中这一最大的矛盾。

要理解这个矛盾,关键是理解东云名乃这个角色的意义。在剧情中,名乃是一个博士创造的机器人。虽然名乃和普通人外表、内在几乎没有区别,但是博士却给名乃安装了一个非常显眼的大发条,这无疑是在强调名乃与普通人有非常大的区别。何况一开始剧情就交代了,名乃的发条几乎是毫无作用的——只是用来弹出大拇指的U盘。但是剧情却用了反差十分大的、近乎无理取闹的方式多次强调了名乃的发条不会被博士取下来。剧中名乃多次尝试用各种方法取下发条,但是都以失败与博士的无理取闹告终。至此,发条的第一印象已经立于观众的心中了——在共情下,无疑观众与名乃都想把发条拿掉。之后,剧情逐渐深埋这个矛盾,但时不时仍会提示它的存在,比如名乃路遇名绪的姐姐——后者一把就取下了名乃的发条,然后在名乃心花怒放时又装了回去。这样的暗示直到整体剧情来到了一个交织的转折点——名乃要上学了。此时,这一矛盾又再一次被重提,名乃本身对发条的担心达到了高峰,她开始担心机器人的身份暴露、担心交不到朋友被排挤、担心因此被视作异类。但是当名乃真正上学时,却发现根本没有什么人因为发条排挤她。当友情线发生交汇,剧情用好友的方式为这个矛盾的消解提供力量。直到最终话把矛盾摆回台面上时,观众可能就会意识到剧情已经在之前把它完全消解了——名乃接受了她的发条。

很明显,这个发条是有所指的。而当我们考虑到名乃作为本体和普通人无异的前提,发条显然就是名乃异于他人的特质。并且注意,这是名乃本人非常介意的特质,深层逻辑是名乃担心因此被视为异类。由此我们不难推测,这个发条就象征着使人所自卑的先天“缺陷”。至此,我们就能进一步理解为什么剧情安排博士这样一个小孩无理取闹的不同意取下发条了,这显然是剧情希望强调的:名乃作为被造者,她有博士可以求;而我们自身的“缺陷”又能找谁求?能靠嘴求到我们梦寐以求的改变吗?博士的无理取闹,正是所谓命运的无理取闹。《日常》希望告诉我们的是,在面对我们所自卑的事物时,别渴求不着边际的、机械降神式的解答。而是要勇敢的面对日常,因为一旦我们把其他人看作一个一个的具体人——朋友、亲人,我们就会发现他们并不如我们想象般介意那些我们自己介意的“缺陷”。相反,发条作为名乃机器人身份对外的唯一特质,却塑造了名乃本身的独一无二。没有必要追求千人一面的平凡,日常是可以接纳特质的。

除开名乃线,日常本身的构成也值得玩味。26集的篇幅虽然结构松散,但是却都来自同一个小世界,是一个放大版的日常的微缩景观。而体现在剧中就是每一集都以若干个小标题开始介绍不同人的日常。这些日常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之间会有联系,这才使得本剧的日常像是日常的一个横切面。而这个横切面又因为东云名乃的戏剧冲突而变得不是静态的,成为了动态、活灵活现的日常。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线路的交织,如同镜头拉近模型,发现模型中有运动着的城市里的人。通过名乃,《日常》把我们放进了日常。

图源:萌娘百科

我不否认大多日常番依旧是无聊的,而文艺作品也不应该完整的复刻日常生活。大多废萌番只是把生活照搬到荧幕,但须知生活在大部分时间里其实都是无聊的。希区柯克把戏剧称作“切除了无聊部分的生活”,而这原本应该是日常番剧的及格线。好在 《日常》 做得至臻化境,它埋下了许多只有日常中才能找到的,我们甚至未曾触及的东西:一种默默无闻的爱、一次不经意流露的温情。“在流尽最后一滴血之前,我握着你的手说‘我爱你’”是一种爱,但它却太遥远。《日常》告诉我们,我们也可以拥有甚至已经拥有了爱,只要我们敢于直面、勇于寻找。我想,在《日常》里,我找到了真正的日常。


最后说说观看建议。我的建议是,强烈推荐各位观看!不过还是有一点需要注意,《日常》中的大部分笑点非常日式,如果不太熟悉日式搞笑(比如漫才、大喜利等等)可能不能立刻GET到笑点,所以建议找一些注释相对多的字幕进行观看。

分享到

KAAAsS

喜欢二次元的程序员,喜欢发发教程,或者偶尔开坑。(←然而并不打算填)

评论

  1. 姜若愚 2021.11.29 2:31上午

    日常我也刚看完了,这次是第四遍,一生推!
    而且日常又恢复连载了,这就是奇迹吧

在此评论中不能使用 HTML 标签。